2022年6月13日 发表于 2022-06-13 | 分类于 | 0 | 阅读次数 1182 **2022年6月12日青医校友会负责人杨庆亚针对青医930的建议,提出了非常实际的建议和方法。值得大家一起借镜。我把它放在长期留言里,方便大家检索。 附杨庆亚的留言: “杨庆亚 先生好: 昨天青医育仁930日租房活动,同时进行了期末大会,听相帅传达了先生近期电话会议的思想,上周孟老大也提醒我要注意青医这边体现出来的一些问题,反思总结了一下,跟您汇报: 1、主动性问题。青医育仁930自成立以来,一直在不断改变,从最初孟老大等06级的师兄师姐带领我们不断摸索病例讨论、英语角,到现在有了成熟的病例讨论和英语冲锋营模式,以及正在尝试不同形式的科研合作。不过,整体来讲,大部分改进是在先生发现问题、提供思路、不断敦促下进行的,是一种偏向被动的“学生思维”,主动去发现问题、摸索方法并有能力去执行的“研究者思维”相对薄弱。 近几年我们每个学期的期末总结都基本一致,平稳有序,但没有进步,大家的思想还有滑坡。有疫情的原因,不过相比之下,北医和协和就有很明显的改进,尤其是科研合作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同时,可以感觉到他们的策略组是在不断的思考如何去做才能够真正“达标”,也再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有思考,有执行,这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孟老大总结的非常精辟:每位同学都应该思考,自己能够为青医育仁930留下点什么,又要拿什么去敲开其他基地的大门。 2、组长交接问题。目前各组组长的交接是前任带侯任,侯任成为组长后前任原则上也要监督指导,但能够指导到什么程度是无法考量的。这就导致有些问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复出现,比如财务的报销原则、外联的通讯录保密问题、策略组对于某些原则模糊等。回想起先生以前经常会让我们修改完善930的规章制度,突然发现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依法不依人”,每任组长都应该对各组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和修订,就像我们的临床诊疗指南会每年更新一样,既是一种改进,也是通过这个过程对制度和原则的熟悉,减少犯错。 3、策略组缺位问题。前面提到的主动性问题也是策略组本身需要解决的,此外,虽然策略组成员也进行了分工,分别负责不同的组,但目前策略组实际做的主要是决策,实际执行和监督基本都是校代表和策略组组长来做。而缺乏对各组活动情况的了解,就会使决策慢慢的脱离实际。策略组成员对各自负责版块的定期反馈应该可以改善这一情况。 4、科研合作的思考。青医也进行了三四年的不同形式的科研合作尝试,整体成果出的慢、出的少,搁浅的较多。总是在说青医存在这样那样的客观因素限制,但具体是哪些限制,还没有完全理顺。搞清楚这个问题,应该会对我们针对性的制定方案有帮助。从我带几位师弟师妹做科研挂靠的感受来讲,不同的文章类型、不同的学期时间、不同的人遇到的问题都不一样,不过整体做下来还是积累的一些经验和教训的,对于参与挂靠的师弟师妹,无论题目是否顺利完成,他们应该也会有自己的思考。目前我们对各组挂靠的题目只有定期汇报的监督,还没有各组成员反馈的收集,总结梳理这些反馈意见,想办法提高题目的可完成性,应该会对我们找到适合青医的科研合作方式有帮助。 苏先生的回复: “杨庆亚: 你说得太到位了,期待青医930往这些重点去改善,也让我们为清华预备班提前备战。 今天这些建议挺好的,我选择放在长期日志里,方便大家分享。” ”** 本文作者: 苏先生 本文链接: https://www.yr930.cn/archives/2022nian-6yue-13ri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版权归属于苏先生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