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31日 发表于 2018-10-31 | 分类于 想法 | 13 | 阅读次数 1289 金庸是我的好朋友,查律师的亲叔叔。 金庸影响了好几代人,我也是看金庸小说长大的,受他影响巨大。94岁的他,一路崎岖,各种的脱困、上进,和而不流,一生精彩,值得怀念。 受金庸的影响。我到现在还喜欢看武侠小说,也受侠义道的影响,根深蒂固在我的所作所为中。 本文作者: 苏先生 本文链接: https://www.yr930.cn/archives/2018-10-31ri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版权归属于苏先生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先生您好!我其实并没有看过太多金庸老先生的作品。只是对他在作品中时常表现出的家国情怀有一些共鸣,觉得许多角色这样慷慨激昂的性情和纯粹质朴的品性在当代是愈发难能可贵了。我觉得他的作品也不断地影响了后来的各种流派的武侠作品。此外我还曾听到一个有意思的说法:在小篆中,侠字的右半边,恰似一个大人夹着两个小人,顶天立地,意味着侠客的精神就是强者庇护和扶持弱者。
@北医 15级 张哲宁 张哲宇:
没想到“侠”这个字在小篆中是这么写的,很形象。
有时间想看闲书的时候,不妨翻一翻金庸的小说,自己感受一下金庸小说魅力。
加我微信,自我介绍你自己。
先生,我也很喜欢金庸的小说,小时候会经常看一些电视剧,后来真的去读了一读小说原著,发现里面的人物刻画,真的和其他写作的人物不太一样,可能就是所谓的“人物立体化”了吧。虽然我没有全部看过,但是其中的一些情节,一些人与人的关系和情感,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个活生生的画面。有的人说,小说越看越能看出以前看不出的东西,我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再多接触一些。
今天看到了一个随笔作家写的,我想和您一起分享。“世人身处无常里,却又不解无常。这大概就是我们的习惯:每次回去读金庸小说,甚至希望回到从未读过他小说的过程,想重新开始,归根结底,都是希望什么都不要变,万物原样。”
@西交 14级 姜文凯 姜文凯:
我们会喜欢什么都不要变的时候,那是因为这些事情不要变对你最好。例如:父母一辈子健康不衰老。考试总是第一名,希望保持现状,不要掉到第二名。但这种是不实际的。就像天要下雨,要刮风,昨天的天气和今天不一样,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而这就是“无常”。所以,必须接受“无常”的事实。才能够正面的直视问题,才能有合理的心态面对变和不变的无常。
我觉得金老不止是武侠小说家,他是一位国民作家。他的作品语言精炼,文字功底深厚,至今仍是我需要仰望的高度,同时在小说中又透着他对佛学、历史、哲学等的深刻研究,金老更是一位学问家。时代在落幕,英雄在退场,难过的只是,上个时代的人已经走了,而我们这代人却还没优秀到成为当年的他们。
@青医-15-刘南池 刘南池:
金庸很认真读书,做学问,写小说,写评论。就是因为他一辈子认真做学问。所以,他写出来的小说和别人不一样。因为他用心了。
老一代的人凋萎了,接棒的人没跟上。不是因为他们不优秀,而是他们付出太少。所以,作品不够深厚来打动人心。
20岁至50岁,这些年轻人,或者壮年人,过去一二十年享受了电脑手机这种现代的工具,比老一代的人要学东西容易多了。如果真用心付出,结果应该是要比老一代的人要强的。
先生,我从小就是看金庸先生武侠,尽管还有古龙梁羽生的江湖,但我总觉得小家子气了些,偏爱金庸笔下的江湖,有儿女情长,有国仇家恨,也让我从小就想要做一个侠义之人。偏爱倚天屠龙记,喜欢赵敏姑娘敢爱敢恨,光明磊落。直到现在,处于困境,我还会想我也许跟那些大侠一样,只是跌落悬崖,别人都以为我废了,但我自己也许会找到秘籍,总有重出江湖那一刻。可惜以后没人能写出我爱的江湖了
先生,我从小就是看金庸先生武侠,尽管还有古龙梁羽生的江湖,但我总觉得小家子气了些,偏爱金庸笔下的江湖,有儿女情长,有国仇家恨,也让我从小就想要做一个侠义之人。偏爱倚天屠龙记,喜欢赵敏姑娘敢爱敢恨,光明磊落。直到现在,处于困境,我还会想我也许跟那些大侠一样,只是跌落悬崖,别人都以为我废了,但我自己也许会找到秘籍,总有重出江湖那一刻。可惜以后没人能写出我爱的江湖了
@贵医 14级 苏蒙召 苏蒙召:
金庸是很难超越的,但是多看看不同作家的武侠小说作品,或许你会找到另外的乐趣。
“侠义”之所以让人有共鸣。一方面是每个人都会碰到困难,碰到困难的都希望有人挺身而出,帮自己。二方面乃是因为侠义的人,喜欢看侠义的武侠小说。所以你应该是个比较侠义的人。
你怎么会知道你跌落悬崖不是会有奇遇呢?只有跌下去了,才会知道。
先生!没想到您和金庸先生有着这样的联系~敬佩!
关于侠义,小时候常常在电视剧中看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也常常梦想着拥有厉害的武功,行侠仗义,帮扶弱小。学医之后,感觉自己见到病人(尤其是穷人得了难治病)就会很难受,很同情他们而自己却无能为力。这个时候我就会在心里默念:世上还有比他们更难的人。这样,心里才会慢慢平静下来。
先生,你觉得在现在这个社会上,如何才能更好的行侠仗义~∠( ᐛ 」∠)_
@西交930 大四 雷浩 雷浩:
在小说里面,行侠仗义有武功高强的,也有许多没有武功的,但是有很多雪中送炭的人物。
当个专业的好大夫,就好像是武功高强的人。但是在行医帮病人离苦得乐之余,你也是个日常生活的人物。所以在专业之外,也是能够随时随地雪中送炭,帮助别人的。关键是掌握好一个分寸:在自己能力范围以内,来帮助别人。
人就是江湖。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行侠仗义,雪中送炭,每天都可以。
我也是看金庸长大的呢,这么说来和先生没有代沟呀,哈哈哈哈。只不过是电视剧看的比较多,从小就崇拜的个人英雄主义和这些金庸的武侠剧肯定是分不开的。但是女孩子还是能从打打杀杀中品出爱情的,像敏敏的那句“我偏要勉强”和周芷若的那句“倘若我问心有愧呢”,第一次读到这几句我特别震惊,作者拥有着怎样的侠骨柔情才能在江湖的血雨腥风中描绘出这样灵动可爱的女孩子。嗯,我喜欢很多他笔下可爱的女孩子,还是最爱敏敏。在我看来金庸老先生真的是一个文学大家,而不仅仅是武侠小说家。查先生千古
@青医14级纪晓宇 纪晓宇:
很多事情,我可能和你们没有代沟。虽然相差了50岁,有时候还会嫌弃你们没有年轻人的敢做梦,敢疯狂,敢尝试。这是为什么我老谑称你们“老妈子、老棒子”。你们玩手机,玩电脑,玩各种APP,我和你们差距千万里。这已经不只是断层了。还有你们只要聚在一起,老会玩各种的小游戏。听到这些游戏,我第一个反应是赶快溜。
但是在重情讲义,知恩图报,以及一些传统中国美德,我们确实一致性很高。金庸小说的风格塑造了无数代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在我们那个年代和你们这个年代,都是深入人心的。
你容易开心的特性下,除了有颗特别敏感的玻璃心以外,骨子里你也是很硬很牛的。如果玻璃心保持敏感,但是不容易碎。骨子里的硬能够变得柔韧,那自己的开心会更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