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衷慈善事业的协和药业董事长苏荣仁先生始于“看人成才,助人成才”的喜好和“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的理念一手创建了育仁930。育仁930是一个集专业知识、求学深造、促进就业、为人处事等交流于一身的公益性组织。
2008年9月30日,那一天对于每个育仁930成员而言,意义非凡。正是那一天所犯下的错误开启了这个大家庭的生命之门,赋予了这个大家庭令人深省的名字——930。2008年9月底,苏先生和往年一样前往各校看望接受“协和药业助学金”资助的同学,到达西安交通大学后提议出游,具体安排由同学们自己决定。同学们商量后一致同意去参观博物馆。第二天一大早,同学们和苏先生就都候在博物馆门票领取处,十余人在寒风中足足等候一个多小时,结果发现那天周末,属于不开放日,最终只能草草收场。这次犯错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家都没有想到应该事先查看博物馆开放时间。苏先生指出,当今大学生活与社会实际脱离,大家自身能力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奋斗目标不明确、办事无预算、组织能力欠缺、过分依赖学校和老师等。因此苏先生提议组建一个大家庭,让大家相亲相爱,互相帮助,一起开展各种训练活动,鼓励大家犯错,把犯错当成成长的积累,不断提高自己,从而自立自强。这就是930成立之初的意义。这一天,刚好是9月30日,经过西交同学们的讨论及苏先生的建议,最终确定这个大家庭的代号为“930”。2009年12月14日,苏先生更明确化了930的目标,正式把“930”改名为“育仁930”,将“协和药业助学金”改名为 “育仁930基金”。
成立之初,育仁930只分布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兰州大学医学院、青岛大学医学院和贵阳医学院六所院校,其规模随着成员深造需求的扩大而不断发展,目前上海育仁930,广州育仁930,成都930,以及非医学930已相继成立。育仁930通过共同交流和奋斗的经历将在校成员、外校深造成员和工作成员都紧紧联系为一体。从医学生到医师退休的时间轴,从国内到国外的地点轴,育仁930都以 “贯穿”为目标,正在不断扩大。
育仁930在苏先生的指导和所有成员的共同建设下,现已形成饶有特色的活动模式。对于育仁930成员而言,铜板的一面是科学,另一面是人文,二者缺一不可。因此育仁930的活动分为专业组活动和非专业组活动,前者通过病例讨论、英语角、英文文献学习、浏览前沿等活动内容打造育仁930成员的个人品牌,提升育仁930成员的专业素养,后者则通过Home Party、毕业生欢送会、背包客、集体出游、织网计划、感恩墙等活动内容让育仁930成员更加相亲相爱,提升育仁930成员为人处事的能力。
育仁930以长期的传承为导航,以独特的文化为依托,保持不断建设的态度,通过个人的优秀成就团队的优秀。每个育仁930成员无时无刻不在通过努力实现自身的提高,正是每个成员的不断提高维持了育仁930的温度,在这里,我温暖你,你温暖他。育仁930将以其独特的方式不断成就德才兼备的医疗精英,在世界的不同角落贡献自己!
19级某小青医,(还未进入930)花了三个小时的时间把先生2021-2018的博客内容阅览了一遍,从第一页到第十二页,师哥师姐的感触和先生的回复着实令我获益匪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做8分的有原则的giver;做到这个地步,说难也很难,说简单却也简单,在对有帮助的人来说作为giver算是救赎,格局视野也和matcher完全不同;其次,像水一样亦柔亦刚,柔,则能容纳百川,上善若水;刚,则能水滴石穿!再者,抱团围猎,抱团取暖……无一不强调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就好比二人合作制作PPT并讲解,我们把自己的部分做完,做好,这远远是不够的,像伏师姐所说应该去想想自己应该怎样去准备和另一个同学的衔接的部分,怎么样把这个完整的PPT完美的表现出来。最后,我们现在的生活着实是温水煮青蛙,看似并无什么,但危险却随时都可以向你扑来,与我而言,我自己家庭的原因,我一边兼职一边进行专业学习,时而焦虑时而迷茫,我焦虑的是我该怎么处理好自己周围的人际关系又该怎么来搞到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迷茫的是我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像我们这种家里没有资源没有背景没有人脉的学生出路在哪里;我也喜欢在海边走一走,听听海水拍打在石头上的声音,思索思索自己下一步应该怎么走,总结总结自己之前做的不好的地方,以后该怎么改正,在压力大的不能自已的时候找个没人的地方哭一哭缓解缓解或者随便坐上一趟公交车,坐在最后一排的位置上坐到终点站再坐回来,什么也不想就静静地发呆看风景,看看外面的人生百态,看看象牙塔外面的世界,我们现在这个年龄就是应该付出努力的年龄,我父母经常教导我:现在不吃苦,将来怎么成事,等以后老了,后悔了在想吃苦也没有那个力气了。父母是小地方的人却也用着人生的道理来时时刻刻教导我。
不知先生能否看到这个留言,也把我看完这十二页的内容的些许感触写了下来,望先生莫要笑话。
遥祝先生安。
某不知名19级小青医。
@19小青医 某小青:
1995年,当我开始做学生工作的时候,只有协和和北医两个学校。当时中国的经济是不好的,我助学的对象都是跟你现在形容的一样,来自小地方,经济困难,必须想办法赚生活费。但偏偏在这种状况之下,熬出头的学生最值得尊敬,最不忘本。
希望在这周末的纳新,你有机会被选上,也希望你选择到青医930试试看她适不适合你未来60年的共同陪伴。
坐在公车最后一排,坐到终点站再坐回来的感觉,我懂得。落寞,但也宁静。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排解方法,没人认识你,没人打扰你。
@苏先生 先生晚上好,此时此刻的我竟有些空,觉得一切不是那样的实际,我面试被刷了下来,不过也没气馁,并也决定在下一年把成绩提上去,再来面试一次,未曾想先生从师哥师姐那里了解到我的情况,今晚杨师哥跟我联系的时候向我转达了先生的想法,我竟有些觉得不切实际,却也再次认识到先生创办930的初衷,先生给予我一个机会让我跳出这井底,我又怎会忘本,望先生看我日后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今天感受到了930ers的热情与温暖,师哥师姐和我同级的同学待我都很热情,我也在期待这里将来会是我的另一个家!先生,机会来之不易,我同样也会珍惜这个机会不断提高自己和家人们一起抱团向前出发!
@19级辛向荣 辛向荣:
你是有心人,930是有心人,我也是有心人。
早期的930有相当多的同学和你的状况是比较相近的,所以我和杨庆亚都很能了解这种状况。但是即使如此,也会期待你在保护健康的前提下,均衡分配时间在学习和生活需要,千万不能把身体累坏了。
希望一年以后,你能留在930里。希望这一年里保护好身体,均衡好学习和生活需要的节奏。
我欢迎你。
@苏先生 先生晚上好
这两日颇有感触,想跟您分享分享,今天梦琦师姐邀请我们注册博客啦,但这里是我遇见先生的地方,还是想在这里跟先生交流,下次我就去致先生版块啦~
昨天晚修课上的老师说了一句话令我印象颇深:医学是冰冷的,也许你现在还想象不到,但等你在急诊室待上一个月你三观就会完全颠覆,一晚上你就要写二十几个死亡通知书。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我真的在那样的情境下,我会是一个怎样的心理状态,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我应该会内疚,会内疚为什么没有把人抢救回来,是不是还有能改进的地方,下次遇到这样的病人是不是还是只能束手无策……会想到这个病人去世了他的家人怎么办……
今天参加了学校慢跑的志愿活动,起点是一样的,慢慢的有人落了下来,最后到终点的同学也只有二三人,人生应该和这个过程一样吧,我现在的阶段是在中间,我能跟上队伍却也可能随时跟不上队伍,全靠自己的信念,当你看到周围人一个一个赶超你追上队伍的时候,你会慌张你便会努力跑一跑,但当你看到前面没有人的时候你就在想:要不停下来歇一歇,也就是这一念你就被落下了……
这些许感触还有许多未能表达出来,期待先生的到来,想与先生一同探讨交流!
近日天气忽冷忽热,是感冒的多发季节,望先生保重身体!
遥祝先生安。
@青医19辛向荣 辛向荣:
生活会有起落。在医院的生活也会有无常,感触不能没有。但是重要的是每天一步一个脚印,简单明确的勇敢向前。如果累了就歇歇,甚至可以坐在最后一排的公交,一个人坐到终点站再坐回来。或者是用自己习惯的方式独乐乐、众乐乐,也可以到930这个又是充电站,又是后花园的大家庭里去忘我的释放,Give或者Ta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