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先生--育仁

  • 首页
  • 归档
  • 论坛 & 问答

西交刘婧的留言及苏先生对刘婧的回复

发表于 2019-01-13 | 分类于 | 14 | 阅读次数 1396

西交刘婧在2019年1月12日的博客留言很用心的写下了她的一些心得。而这些心得对于一个在半年后就要到美国Stanford大学去公派两年的博士生,非常的关键。因为她已经掌握了到美国去学New Science的关键态度。所以,我认为有必要放在长期留言里,让同学们比较容易搜索到。

刘婧的留言:

一点小思考

西 西交10级刘婧 大约14小时之前

两周前刚经历了新年,从2018迈入2019,跨年那天给先生发了微信祝福,很快就收到了先生送给我的成倍祝福,举着手机放在耳边听先生的语音回复,心里总会荡起一股小小的暖流。

我相信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乐观、积极、向上的人,浑身散发着热情与希望,这样的人带有正能量磁场,和他们接触会让你拥有快乐、向上、美好的感觉,同时能让你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乐趣,你会很想和他们多呆一会儿。而先生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我们喜欢和他在一起,不仅是因为他有正能量,还因为他能让我们释放自身的正能量。这也是我们这个集体的能量来源。

先生每次来西交,都会在集体座谈会上告诉大家目前医疗方面的一些前沿动态,让大家意识到医疗科学的飞速发展,引导大家进入正确的学习方向。他很鼓励大家走出国门去看看,不要局限于自身的小圈子,要学会围猎与织网,在930这个大集体的互帮互助中成为最能把握时代动向并迅速适应社会发展那部分人。前几天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黑天鹅”的概念,我才对先生的用心和他930的纽带把大家维系在一起的用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什么是黑天鹅呢?在澳大利亚发现黑天鹅之前,17世纪的欧洲人在看了成千上万的白天鹅后,得出结论:“天鹅都是白色的。”但随着第一只黑天鹅的出现,“天鹅是白色的”的信仰立即崩塌。黑天鹅的存在寓意了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着一切。人们总是过度相信经验,而不知道一只黑天鹅的出现就足以颠覆一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出现,就像那只在人们平静的心湖中荡起涟漪的黑天鹅,当大家还沉浸在自己以往的知识架构中的时候,才惊讶的发现医学领域高端前沿的科学研究已经与算法接轨了。

这个时代,知识的迭代更新实在是太快了,拿我自己的大学生涯举例,每当我接触到一个新概念,正试图入门时,下一个全新概念又接踵而至。几年前meta分析刚进入大众视野的时候,给很多没有课题和经费的研究生带来了巨大的福音,如果想法足够多,文章甚至可以量产。心怀对手握数篇SCI的各位“大神”的羡慕,我开始了meta分析的学习,当我觉得自己初步掌握了一些皮毛,可以开始写文章的时候,生物信息学的风潮来临,精准医疗与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概念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这次我甚至还没来得及入门生物信息学,周遭又掀起了学习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热潮,网上铺天盖地都是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的科普贴。学不完的新概念和对自己知识库陈旧性的认知带给我深深的焦虑感和无力感。我觉得自己每天都有努力学习,更新和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却越学越焦虑、越学越浮躁。甚至有一段时间,我每天什么都不想做,也不知道自己现在日复一日在实验室重复跑胶养细胞的所谓基础科研有多大的意义。后来我逐渐意识到,自己无法也没有必要获得所有的新知识,最重要的是了解前沿动向,保持思维的开放并学会与别人合作,完成从知识到技能再到才干的逐渐转化。

其实,只要在正确的路上坚持不懈的向前走,就是已经是进步,如果再有几个和你结伴同行的小伙伴,前方的道路就不会太过崎岖。这也就是打手拉小手的意义吧。

疲惫的时候,我会去浏览先生的网页留言,看看先生给大家的回复。930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焦虑,迷茫和压力,而先生温暖而有力量文字,常常能带给大家一些启示和动力,也让我们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憧憬。真的非常感谢先生把这么优秀的一群人凝集在一起,也衷心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希望我们这个集体能越走越好。

我的回复:

** 大多数同学们都是刻苦上进的好学生。从小养成的学习习惯都是很用心的去学好,去考好。问题是知识面窄,更谈不上对身边每天发生的前沿知识,前沿技术的认识,这一直是我和同学互动看到的最大危机感。这也是我常讲的同学们每天都很认真的埋头走路,避免坑坑洞洞。我认为这是不够的。

正确的SOP,应该是每天看看有没有新的趋势,新的知识,新的变化,新的理论……,这也是我说的每天必须知己知彼(这个世界)。抬头看路,再埋头走路。这也是我到学校去情不自禁总会去告诉同学们,别的学校发生了什么事,别的同学在做什么事,毕业找工作的同学碰到什么新的挑战,以及有什么新的治疗方式……总是希望能引导同学们养成习惯来认识这个世界,来定位自己未来的努力方向。

在你到美国Stanford大学留学之前,看到你这篇留言,让我放心不少。因为你说“学不完的新概念和对自己知识库陈旧性的认知带给我深深的焦虑感和无力感。我觉得自己每天都有努力学习,更新和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却越学越焦虑、越学越浮躁。甚至有一段时间,我每天什么都不想做,也不知道自己现在日复一日在实验室重复跑胶养细胞的所谓基础科研有多大的意义。”

后来“我逐渐意识到,自己无法也没有必要获得所有的新知识,最重要的是了解前沿动向,保持思维的开放并学会与别人合作,完成从知识到技能再到才干的逐渐转化。”

就像我和西交出国同学的谈话,一直都是坚持在中国做的科研留在中国,不要带到美国去,就把过去所学的当成是传统医学吧。到美国就重新去接触New Science。美国的题以美国学校的名义(Stanford大学)来向国际舞台发表,让自己在国际舞台跨上第一步。所以,通讯作者务必要是Stanford大学。

优秀的你,目标应该是当临床科学家,临床教育家,而不只是个临床大夫。目标不一样,侧重点肯定需要不一样。不与时俱进去认识New Science,怎么能当临床科学家,临床教育家呢?

了解前沿动向,保持思维开放,并学会与别人合作,来接受新科学,跨领域思考,跨领域合作,来结合传统医学和新科学的新应用。

##
*

  • 本文作者: 苏先生
  • 本文链接: https://www.yr930.cn/archives/xi-jiao-liu-jing-de-liu-yan-ji-su-xian-sheng-dui-liu-jing-de-hui-fu
  •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版权归属于苏先生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9年1月13日苏先生有感
2019-01-14至2019-01-20日博客留言区
14评论
  • 协和930马霭雯 Mozilla/5.0 (Macintosh; Intel Mac OS X 10_12_3)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71.0.3578.98 Safari/537.36

    看到触动很深,我毕业后没有选择进入国内一流医院,少了的是进取的学术氛围,即使想了解新知识、学习新方法,也缺少很多条件。现在想弥补科研的遗憾,自己就需要更加把劲。多参加会议,每天去关注最新的文献,同时做好自己手头的事,争取出国深造的机会。

    2019-01-29 20:05 回复
    • 苏先生 Mozilla/5.0 (Windows NT 6.1; WOW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63.0.3239.26 Safari/537.36 Core/1.63.6726.400 QQBrowser/10.2.2265.400 博主

      @协和930马霭雯 马霭雯:
      人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当时一定有你的理由,所以你会做那个选择。选择的结果,你选择了结婚、生孩子,解决了人生的大事。这也是很好的阶段性目标。
      但是堂堂的协和博士,在一个没有学术氛围的医院,就只是靠自学,也容易懈怠,更有可能变成永远的主治。趁着年轻,搏一把。这是应该的。都还不到30岁呢,怎么能够停止上进?
      走CSC出国2年到4年,博后或者PhD。就不知道你们医院允许不允许你这么做?不知道你和医院签的合同是怎么规定的?如果能到国外待上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再回来,是不是愿意考虑到天津更好的医院?

      2019-01-30 11:24 回复
      • 协和930马霭雯 Mozilla/5.0 (Macintosh; Intel Mac OS X 10_12_3)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71.0.3578.98 Safari/537.36

        @苏先生 谢谢您的建议。我进入的医院也都有每年出国深造的机会,可以待几年,但因为还在外院规培对是具体政策还不是太清楚。我想着最好能利用这个机会,如果这个政策徒有其表,也考虑最好在35岁之前(孩子也上小学了)能出国读phd,但这只是个想法还不成熟。在天津发展空间其实很小,整体的科研氛围都不浓郁,一眼望到底的一辈子太可怕,如果真的出国深造,那可能我会接着试着回国后在南方再就业。

        2019-01-30 23:39 回复
        • 苏先生 Mozilla/5.0 (Windows NT 6.1; WOW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63.0.3239.26 Safari/537.36 Core/1.63.6726.400 QQBrowser/10.2.2265.400 博主

          @协和930马霭雯 马霭雯:
          如果你有出国念PhD的想法,那走CSC是最佳的方式。何况你又有回国过后到南方发展的心态,那你的限制就更小了,同时空间扩大了许多。我们在南方工作的异性兄弟姊妹们还相当多,大家之间特别愿意提供各种的帮忙。
          但是所谓的35岁以前,可不可以稍微提前一点?我认为拿到了主治就要准备了,最好念完PhD回来是35岁左右,而不是35岁以后再出去,那回来可就是39岁、40岁了。

          2019-01-31 13:46 回复
          • 协和930马霭雯 Mozilla/5.0 (Macintosh; Intel Mac OS X 10_12_3)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71.0.3578.98 Safari/537.36

            @苏先生 我是一个比较顾家的人,这也是我选择毕业后回到天津的原因。所以,面对出国留学,我是比较谨慎的,尤其是当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我害怕在他重要的发展时间不能陪伴他会成为终身的遗憾,这也是我为什么考虑晚一些出国的原因。然而我也知道,如果不能走出国门更进一步,这一辈子可能就蜗居着废掉了。我其实是喜欢具有挑战性的生活的。这种家庭与事业的选择,如何能够尽量兼得呢?都快要过年了还在找您谈心解惑,真真让您受累啦,提前祝先生新年快乐:)

            2019-02-02 23:17 回复
            • 苏先生 Mozilla/5.0 (Windows NT 6.1; WOW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63.0.3239.26 Safari/537.36 Core/1.63.6726.400 QQBrowser/10.2.2265.400 博主

              @协和930马霭雯 马靄雯:两者是可以兼顾的。我想用电话和你聊聊。

              2019-02-03 09:49 回复
  • 协和930马霭雯 Mozilla/5.0 (Macintosh; Intel Mac OS X 10_12_3)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71.0.3578.98 Safari/537.36

    毕业后没有选择进一流的医院,和同学相比最大的差距感觉是少了学术上进取的氛围,尘封在了一个小圈子里,纵使想要获得最新知识、学习最新技术,也少了很多条件。现在想要弥补这个遗憾,自己就要更加把劲。多参加会议,多关注最新发表的文章,自己做好手头的事,争取出国进修的机会。

    2019-01-29 20:01 回复
  • 贵医930唐良晟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64.0.3282.140 Safari/537.36 Edge/17.17134

    看到华中以及华西的930兄弟姐妹们很多在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后,都在未来的道路上添加了出国留学的方向,根据保研后到华科同济这段经历,我觉得现在想要留在中国TOP20这个级别的医院,出国仿佛成为了刚需,我之前看了武汉同济医院和协和医院的招生要求,有一条刚需的就是必须要在国外有留学经历和访问学者(要有导师这种国外学习经验)2-3年以上才有可能,在和师兄的交流中,我也认为这条要求以后出现在其他医院概率只会越来越大,所以在SCI这个过程还举步维艰的我或许真的要开始好好准备以及筹划未来的道路了。

    2019-01-16 16:52 回复
    • 苏先生 Mozilla/5.0 (Windows NT 6.1; WOW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63.0.3239.26 Safari/537.36 Core/1.63.6726.400 QQBrowser/10.2.2265.400 博主

      @贵医930唐良晟 唐良晟:
      有了专硕的四证合一,争取公派四年到国外拿个PhD.是个有发展的路。

      2019-01-17 11:40 回复
  • 西交930 沈莹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64.0.3282.140 Safari/537.36 Edge/17.17134

    刘婧很棒,是一个安静、有想法的人,一直都很佩服她,感觉她很稳,不骄不躁,一直提升。快出国啦,好羡慕哦,祝刘婧小妹在异国开心学习,也希望自己日后也有机会能像她一样,出去看看。加油。

    2019-01-15 23:38 回复
  • 李进 Mozilla/5.0 (Windows NT 6.1; WOW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49.0.2623.221 Safari/537.36 SE 2.X MetaSr 1.0

    这个留言很赞。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学习的状态很重要,这样才能每个月都有提升。向刘婧学习

    2019-01-15 18:16 回复
    • 苏先生 Mozilla/5.0 (Windows NT 6.1; WOW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63.0.3239.26 Safari/537.36 Core/1.63.6726.400 QQBrowser/10.2.2265.400 博主

      @李进 李进:
      你还认识刘婧师妹吗?希望你以后出差,也能回学校看看。也希望你每个月有提升。

      2019-01-16 14:36 回复
  • 北医930雷小康 Mozilla/5.0 (Linux; U; Android 8.1.0; zh-cn; Mi Note 3 Build/OPM1.171019.019)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Version/4.0 Chrome/61.0.3163.128 Mobile Safari/537.36 XiaoMi/MiuiBrowser/10.4.5

    不知不觉,看到一些触动很深的语言,更新太快了、发展太快了、要变,一定要变。刘婧师姐写的太好了。

    2019-01-15 12:55 回复
    • 苏先生 Mozilla/5.0 (Windows NT 6.1; WOW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63.0.3239.26 Safari/537.36 Core/1.63.6726.400 QQBrowser/10.2.2265.400 博主

      @北医930雷小康 雷小康:
      要变,继续变!

      2019-01-16 14:45 回复
  • 文章目录
  • 站点概览
苏先生

苏先生

大手拉小手,感恩在心头---每个人都可以是大手,每个人也都有是小手的时候!

219 日志
5 分类
0 标签
RSS
Creative Commons
© 2023 苏先生
鲁ICP备18043764号-1
|
主题 - NexT.Pisces v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