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k together 结伴而行 发表于 2019-07-24 | 分类于 想法 | 16 | 阅读次数 1615 Walk together 结伴而行** 父母和孩子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陌生人之间,如果面对面谈,肯定不如边走边谈,更不如结伴而行。 其实谈判高手关键时候都是边走边谈,因为气氛最好,对立较少,在这种相对温和的气氛下,一切也都比较好谈。一起喝酒,一起喝咖啡,一起吃饭,也是另外一种的结伴而行。 人生的旅程不管是和熟的,和不熟的,不妨多能结伴而行,这是一种生活哲学。你愿意试试吗? # 本文作者: 苏先生 本文链接: https://www.yr930.cn/archives/walk-together-jie-ban-er-xing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版权归属于苏先生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特别有感触,举个例子,今年和低年级的930师妹(不知道分给我的为啥都是师妹哈哈)一对一聊天的时候,我们就是约在操场,拿着咖啡饮料,一边转圈圈,一边聊天,反而比之前说的约在教室效果好很多,既有非正式的small talk,比如说最近的生活啊,看到的有意思的事情来拉近距离,也有说道深处,我们一起分析问题,分享一些比较深藏的事情。有张有弛的对话氛围,能让很多平时偏内向面对面就说不话的人更加容易产生高质量的谈话。但是有一点,这种对话的时间要稍微长一些才能慢慢进入状态,可能确实效率没有面对面直接对话高,如果恰好有这个时间,我觉得真的是很棒的体验。
@西交-08-卫萌 卫萌:
关键时候,就是要多花点时间来walk together。例如夫妻有比较不合拍的事情老是吵,这种时候就需要结伴而行,让友好的氛围来缓解双方的僵硬。
边走边谈的效果大于桌上谈话,感触很深,我老爸想跟我谈事情的时候,经常桌边谈话或者边走边谈,桌边谈话的时候我会有一点不耐烦,有点像训话的感觉,而散步的时候会越聊越开心越有斗志。很难去想象专业的谈判专家怎么能在各种严肃或者危险的场合里面进行高难度的谈判,也许当成了一种乐趣,也许他们也把这种谈判当做了一种人生必须的旅行和过程,面对熟悉的人也好,不熟的甚至危险的也好。
@青医-11-焉晓乘 焉晓乘:什么时候出国到慕尼黑呢?
正如先生所言,和熟的要多结伴而行,不熟的,有更多的不确定和可能,我们更应该结伴同行。结伴就意味着主动,分享,敞开心扉,把真实的自己展示给大家,将心比心,进而汲取到自己需要的养分。这也是先生教导我的两条腿走路中的一条,认真在生活和工作中践行。
@青医-06级-马刚 马刚:
希望这种生活哲学能够为你所用,建立适合你的三观。
先生,前段时间看了个TED演讲“越主动越幸运”,演讲者因为在飞机上和邻座的主动(闲暇)聊天,后来也搓成了一系列的合作。跟先生说的生活哲学如出一辙。随着阅历的增加,越发觉得结伴而行的重要性,或生活或工作。 顺便也跟先生汇报下自己的近况:工作依旧繁忙,但由于几年的积淀,效率提升了不少,因而也可以腾出一些时间来思考、学习和提升。有时候才发现进步是不知不觉中的,当我坚持了一个月看TED英文演讲(每天大概看30分钟)后,忽然有一天猛地意识到听英语演讲完全可以不看字幕,真的好开心。以前学习办事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处理,殊不知有些前人已经总结了大量高效率的学习和方法,只需接收融会贯通,并加入自己的风格,便可大大提高效率。因此,觉得书籍的精神粮食太重要了(或许好久没看书的缘故了),现在一有时间也会多看一些书籍,比如人类简史,思维导图等。后续有好看的书籍我也会和先生和大家多多分享~
@惠宝军 惠宝军:
认真工作的你,几年下来肯定收获很多。如果继续保持学生时代的纯粹,同时虚心学习专业相关及不相关的知识,那生活智慧也会提高,有助于更心平气和的生活及追求。
作为一个性格内向的人,我想更应该好好学习一下了
@华东_王品章 王品章:试一试,又没有坏处,逆风而行,也是一种锻炼。
恩恩是的先生,一本正经坐在桌子两边,剑拔弩张的气氛可能会导致很多明明能谈好的事就会黄了。学到了先生了,期待和先生再有更多这样的一对一~
@兰大-15级-杨洋 杨洋:
这种生活哲学要做好,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演练。
@苏先生 嗯嗯先生~
阅读先生的此篇短文,巧与近期的部分计划相适。在我的内心一股《春夜喜雨》般的欢愉油然而生,一是认同此种淡化对立的交谈方式,二是惊喜于“及时雨”式的巧合:仿佛是先生与我在某个时空上的心灵相通(hhh描述起来好玄幻,但是这种巧合真的是神奇)。
在我的理解中,无论是边走边谈也好,喝酒吃饭也好,都能适当地为谈话加入一些“微扰动”,正是这些“微扰动”让谈话的内容变得更加弹性和温柔,让谈话生动而不生硬,也为谈话者注入不少的灵感。如果条件允许,也愿意和先生在这些背景下一对一呀~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愿先生一切安好 :)
@协和15级-王招荐 王招荐:
这巧合巧的不能再巧了,我会珍藏这个巧合。
阅读先生的此篇短文,巧与近期的部分计划相适。在我的内心一股《春夜喜雨》般的欢愉油然而生,一是认同此种淡化对立的交谈方式,二是惊喜于“及时雨”式的巧合:仿佛是先生与我在某个时空上的心灵相通(hhh描述起来好玄幻,但是这种巧合真的是神奇)。
在我的理解中,无论是边走边谈也好,喝酒吃饭也好,都能适当地为谈话加入一些“微扰动”,正是这些“微扰动”让谈话的内容变得更加弹性和温柔,让谈话生动而不生硬,也为谈话者注入不少的灵感。如果条件允许,也愿意和先生在这些背景下一对一呀~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愿先生一切安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