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4日 发表于 2019-06-14 | 分类于 | 9 | 阅读次数 1423 今日的星语,挺有意思的。对于许多同学和别人相处之道,也有参考价值。 星语: “为什么有些人明明看起来友善,却总是独来独往?” “待人友善是修养,独来独往是性格。” 本文作者: 苏先生 本文链接: https://www.yr930.cn/archives/2019nian-6yue-14ri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版权归属于苏先生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前看到过这句话,心有戚戚;今天在先生博客里看到这句话,也仔细看了下面的评论,别有一番感受。
我想,每个人都有获得心灵能量的方式,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来说,独处就是这样一种获得心灵能量的方式。我们愿意也渴望与他人交流和联结,但同样需要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让心灵恢复平静,获得力量。
内向的小孩常被教导“你要外向一些呀”。在成长的过程,内向的小孩也会渐渐克服小时候的恐惧,变得更加游刃有余,找到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相处之道。
@协和13刘爽 刘爽:
故台大校长傅斯年常说:“每个人一天只有23小时,另外一个小时是用来思考。
不分内向外向,独处是自己的,是自由的,是自在和坦白的,也是静下心来思考的时候,更是一天的归零。习惯于独处的我,如果没有独处就如同没有氧气,我是活不下去的。我每天“独处“的时间特别多,就是在工作时间,我也经常有“独处“的时间空间和必要。
独来独往和独处是两件事。但是喜欢独处的人,都有独来独往的特性。
这算是客观事实吧,总是有很多人有着独特的魅力,明明喜欢自己一个人,但总是吸引很多人跟自己交往,而往往这种人成功的几率也很大~
@上财13级闫安东 闫安东:
你形容的这种人应该是要么让人仰视,愿意亲近他,要么就是跟他接近很舒服,或者是能学到本领,这种人自然成功的机率也是很高的。
是的,先生,这句话总结很精辟,其实我也更像这些人吧。从一个农村的孩子在父母的辛苦培育和教导下,自己也是不争气来到兰大求学,这一路承载了家人和亲人太多的期望。所以我上了大学就严以律己,除了专业学习,还参加科研和学生工作等等,我大学五年真的就是自己一点一点打拼的,我也相信:实力永远是站稳脚跟的资本。虽然自己走的很累,但是我从来没有给任何人抱怨和诉苦,就是自己能解决的事情自己解决,尽量不去给家人带去烦恼,而我一直带去的是儿子的骄傲和荣誉。对待老师和师兄师姐、师弟师妹,我愿意去帮助别人,可能我就是那种刚开始对你掏出真心,如果你无动于衷,我就会跟你就不会深交了。所以,我就是一个很实在的人,没有那么多心眼,更多的自己不断强大和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因为我们都是医者仁心。
@兰大13马占军 马占军:
有志气雄心,又刻苦上进,除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时时刻刻帮助别人优秀,这是930ers的模范,也是一个孝顺的儿子的表现,我为你骄傲。
先生,这句话我也是深有体会的。
首先,这句话一下子让我想到了两个人,第一个是年级的学霸,她非常的自律,做一切对自己好的事情,拒绝一切对自己不好的事情,定好的目标就一定要去实现,那一股子狠劲有的时候会令人感觉害怕,但她与同学和老师相处得非常不好,整个科室的人都不喜欢她,同年级的同学不喜欢她,整个上一级的师兄师姐也不喜欢她,她把自己活成了我只管自己优秀。只顾自己利益的人;而另一个人,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师姐。她的优秀已经超出了院内所有同学甚至很多老师,当她靠自己获得的利益被迫要与别人分享的时候。她心有不甘,当她希望能得到一些应得的发展机会,医院却不愿意给她,据说也有一些人不喜欢她,但她能无私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帮助他人,我认为一些人不喜欢她是因嫉妒而不愿意更深入地了结她。这两个喜欢独处的人是都优秀,却有着如此的不同,后面这位当得起“待人友善是修养,独来独往是性格”。但我觉得对于我们这些930的孩子来说,我们更适合”待人友善是修养,互相扶持、共同成长是性格。”。
第二,我想到了我自己,我的情况跟别人不太一样,我在求学期间辗转多个城市,接入到多个930基地,虽然认识的930er多了,但在某一个基地里发生的故事没有长期呆在一个地方的930er多。从某一方面来说,我算是独来独往的。我自己的思想也因为这些经历而变得复杂,目标也在不断变化,我在一些方面很努力,但在一些方面也懈怠了。我不能确定再次转换到另一个城市是否会让我的思想豁然开朗。但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总结以往的经验。弥补自己的缺陷,抓住接下来的时间,尽量做到最好。
第三,优秀人最能处理好“慎独”。一个人的时候,能自律,能严格要求自己。能坚持不懈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空口说白话,做先于说,是我对“慎独”的理解,也是我最需要提醒自己的。
先生你好,
这句话对我感触颇深,这句话描述的和我挺像,我总不会自然而然的想到和集体里的朋友们发生更多联系,反而一个人思考学习干活让我很舒服(当然,遇到问题,teamwork之类的我还是会积极联系),尽管存在这个惰性,我也总很焦虑自己不会与人相处,一直很忧愁。
最近一年自己的生活节奏变化太快,遇到的焦虑太多,对于独来独往这个也就淡然了——性格如此,强求不来的,那就只有按照性格来改变自己的想法。自己有点放弃和别人建立更丰富的联系,仿佛我的生活也没受到太大困扰(进入工作环境变化之后会怎样我一无所知),也算是少了一个烦恼。
不过,最近和930的小伙伴们一起吃喝(玩乐)相当多,对930的归属感也越来越强,看到930的同学会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切感(虽然我对所有人都很友善),也让我更想要和930的朋友建立更多的联系,仿佛联系让我感到心情愉悦。正好对应了我从前的社交“焦虑”,虽然主动放弃强迫自己更积极的联系,但是心里还是有个角落希望有所改变。所以真的很开心930 为我点亮了一盏灯,不是“强迫”,而是让我舒适的灯,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里在930能积累更多,量变到质变,让我的性格也有一个大翻转。
当然,这盏灯是先生为我们每个人布置的,想以后也还能多多见到先生,祝您身体健康,每天开心!
@协和930 雷金松 雷金松 :
社交焦虑每个人都会有,我也不例外,你也不例外。该问自己的是,躲到哪里去?躲的时候是不是心平气和?还是躲得有阴影?该面对的时候躲或者没躲?
人是群居的、共生的。学习不躲而且坦然面对它,是要锻炼的。既然早晚都要锻炼,那还不如在学生时候锻炼。做的不好,还可以给自己找个理由“我还是个学生”。
青医有个师妹叫董雪,她为了脱困,自己定了个冒险100的做法。你不妨和她聊聊。我让她自己找你,当成是她冒险100的目标之一吧!主动去和陌生的男同学加微信,谈冒险100,对她可真是个大冒险。董雪还在忙于期末考,再三天就可以解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