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苗苗—08级青岛Mozilla/5.0 (iPhone 6; CPU iPhone OS 10_3_1 like Mac OS X) AppleWebKit/603.1.30 (KHTML, like Gecko) Version/10.0 MQQBrowser/8.3.0 Mobile/14E304 Safari/602.1 MttCustomUA/2 QBWebViewType/1 WKType/1
苏苗苗—08级青岛Mozilla/5.0 (iPhone 6; CPU iPhone OS 10_3_1 like Mac OS X) AppleWebKit/603.1.30 (KHTML, like Gecko) Version/10.0 MQQBrowser/8.3.0 Mobile/14E304 Safari/602.1 MttCustomUA/2 QBWebViewType/1 WKType/1
先生,晚上好!
又是很久没跟您联系了,希望您不要责备我。实在是都一切如常,也知道先生您一切都好,便未多打扰。
这俩月,我生活上还是一如往常,没啥大事,一切顺利,工作忙终身大事只好又推脱到新年去完成,嘿嘿,也请先生不要再替我着急。倒是因为工作投入的多,收获也更多一些。
我一直记得您13年到上海时跟我们说过的:要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您的教导,我觉得很对,也一直如此践行,所以人情世故上我都获益良多。无论是导师,还是工作上的几任领导,对我都很好。现在到新单位,因为我肯吃苦,好学,一直上进着,我能感觉出现在的领导也很喜欢我,目前工作上的顺利我都觉得挺受宠若惊的,工作上能游刃有余,心中有数的感觉也使我现在更有自信,挺好的。
先生,快要过年了,我知道您回了台湾,那就愿您好好享受和家人的团聚时光,不要操心我们。我知道来年春天您又会回大陆看我们,期待着春天和您相聚。我努力多练练做饭的手艺,希望等您下次来青岛,给您做点好吃的,哈哈。
先生,预祝您新春快乐,平安喜乐,健康吉祥!(永远爱您❤❤❤)
@苏苗苗—08级青岛 苏苗苗:
你做人、做事的态度只会让别人对你喜欢,更喜欢。在原单位如此,在新单位也一样。在工作上,我希望你给自己有个小目标,每个月都超越自己,都超越上级对你的预期。一年12个月,有12次的超越。
学好做饭的技巧。我特别喜欢香椿、肉丝炒饭,香椿、肉丝、米饭各1/3的那种炒饭。春天见面的时候,香椿芽刚开始,炒一锅饭,叫大家分享你的手艺。
@苏先生 哈哈,谢谢先生给我的小压力,有压力就有动力嘛,在新年里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我都会努力的,月月有长进,年年有突破!
哈哈,先生您的香椿肉丝炒饭我一直记着呢,春天您来,做给您和大家吃
@苏苗苗—08级青岛 苏苗苗:
年纪大了,总会唠唠叨叨多一点。做人、做事以及对自己有目标,不断地上进,你不需要我叮咛,也会做很好的。
香椿肉丝炒饭,这笔账就记在你头上了。
先生~明天就小年啦,祝先生小年快乐~
不知不觉竟然都快过年了,整天在学校里都没觉得有年味。这几天去超市买东西,一进门发现摆满了灯笼对联福袋,才恍然意识到要过年了呢。
今年已经到了在学校的最后一年了,所以在想法设法地去投文章。最近在修改去年被拒的1篇文章,打算改投期刊了,是多媒体领域的一个顶级期刊。前几次投稿都是投的会议,这回是第一次投期刊,所以对该怎么写还是心里没底,只能硬着头皮一点点去改。同时还在准备另一个会议的文章。每天都是满满当当的。感觉这种特忙碌的日子还要再持续一段时间呢。
@上海930孙国飞 孙国飞:
二十几年的求学生活,就要告一段落了。
希望2019忙出好结果,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先生好,刚结束一天的实验,这个点走在走廊里,被冻得打了个喷嚏,先生应该已经从北京到台湾了吧,气候温度一变化,要多多注意身体。
感觉自己太无趣了,也是不是还有点冷漠,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又不知道如何去改变。
今天是寒假的第一天,年前三个月的实习也结束了,现在夜深人静,可以慢慢的想,想到哪算哪里,也当个小总结吧。
其实想想这三个月的收获,可能最大的就是一只脚刚刚踏进了临床的门,知道临床是在干什么,各个科室的特点和常见病等,以及写病历,写病历……
但同时感觉比原来在上课的时候松懈了很多,整个氛围都变了,很容易把实习当成上班,周围原来比较努力学习的同学也会比较懒散,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其实感觉青医这边的本科教育相较于一些较好的医学院校也差不了很多,差距就是在研究生期间慢慢产生的,从上级的医生来说,几乎全部的精力都在临床,能拿的出去手的科研没有几个,前一段时间去天坛开了一个会,那边神外不仅临床是全国顶尖,几个大夫空闲时间在一起聊天都是在聊科研的问题,很喜欢他们的这种感觉。还有我们自身,从本科到研究生,接触的就是周围固定的一些人,看到的最高的层次也很低,得过且过,安于现状,只是井底之蛙。所以,青医的我们几个,未来还得自己努力,要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了。
还有对于我来说,和别人交流的能力是个很大的问题,现在会避免和一个不是很熟的人单独在一起,我简直就是个话题终结者
还有最近体重飙升,在先生面前
立个flag,2019年不求减体重,只要能控制住就好
(昨晚午夜做完实验,想写点什么了,今天整理了一下才发上来,祝先生好!)
@青医14级韩富兵 韩富兵:
喜欢一个独处。如果是alone,而不lonely,那是好事。我也挺喜欢这样的。但是如果只是alone,而没办法融入别人的谈话中,或者是更进一步reach out。一般来讲,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没有谈话内容,一个是不习惯主动去互动。
如果是没有话题谈话,大部分是因为除了专业知识以外,生活知识缺乏,或者喜欢的东西太浅。那解决方法就是我老生常谈,一直提到的“7天学习,7天过日子”,而过日子对于身边的以及世界上的各种事,都可以有好奇心。因为好奇心,这些小事或大事,就会变得有情趣,变得和你有关。
如果不习惯主动和别人互动,那就养成习惯,碰到了陌生人,就主动介绍:“我叫韩富兵。”然后静静地听他们说,也缓缓地说说自己的想法。习惯了也就会从容和大气。
你说得很正确,本科就是读书,每个学校都差不多。进了临床或研究生阶段,可能差距就会拉大了。那怎么办?依据我和众多同学总结的结果,可以归纳为几点:
1、争取上临床练手的机会。白班轮不到你,那就跟人换夜班,晚上说不好锻炼的机会还更多。
2、在临床上转,不管它的氛围紧还是松。下了临床,就去看书,找文献,结合当天临床相关的知识点,温故也知新。
3、常规的繁琐的,每天都重复做的那些杂七杂八的事,也包括必须写好、写完整的病例,就耐着性子吧!态度很重要,就别内耗了。
在青医待久了,容易固化。到外面去读博,把自己进一步打开,接触这个世界。是应该这么做。好好地准备,让自己能够够资格到外面去学习,到外面去读博。
先生好!
快过年了,提前祝先生春节快乐呀!没有雪的北京和每天在医院里的生活基本看不到什么年味,有时去对面的龙潭公园夜跑,看到挂在树上的灯笼,为新年庙会准备的展位,才有些许体会。这两个月流感肆虐,前阵子附近的朝阳妇幼保健科给医院职工接种流感疫苗,报名的人不多,我问他们,都说注射完据说类似流感症状很重,我和舍友接种后都没有特殊不适。最近科里很多人都病了,我想着假如当时他们不人云亦云,或许不用受这份罪。
10月、11月参加了很多考试,转博顺利结束。前阵子王晶和我咨询协和的转博政策,我把文件转给她同时做了解释。协和的转博比北医要轻松,不需要参加整体考试排名,只要各个考核过线即可,英语六级不难,只是临床思维面试稍难。过完年就要准备1阶段考试了,还有5月份的PETS 5,年中的托福,上半年第二篇文章也要快快投出去了。
前阵子咨询了教育处CSC相关问题,专业型出国6个月以上需要延期,但是我非常不愿意延期,协和医学院有短期交流项目,3-6个月,不过一般在临床参观学习,不能做课题,我更倾向于申请后者,先生觉得呢?
今早收到一个住院40余天,经历了卵巢癌大手术、术后大出血及全身感染的病人发来的微信,说她已经顺利回老家,感谢我这么久的照顾,希望能允许她寄一些特产过来。我感谢了她的好意,真心为她高兴。每次在繁忙焦灼里惶惶不安的时候,这些温暖的反馈总能给人安心和值得,也把这份温暖分享给先生。
@协和16级硕刘双环 刘双环:
我算是比较幸运的,很少感冒。两三年一次感冒, 一两天也就正常了。这可能和我的生活习惯有关系,我不喜欢在人多的地方活动,也自然的减少了被感染的机会。医生不容易,同时只能够在病人的环境中行医,被感染的机会比正常人大的多。加上三餐不正常,喝水、睡觉都少,免疫力自然就会下降。因此,我一再提倡保护自身健康是医生的首要任务。因此对于打流感疫苗,我是很鼓励的。希望你除了打流感疫苗以外,应该把保护住自己的健康,当成是每天的主要指标。
现实和政策越来越严苛,目标是向着美国的MD/PhD靠拢。而美国MD/PhD需要4+8加上三年住院医,再加上三年专培。所以清华医学院的九年制只是个开始,同时会加快速度的。
协和八年制毕业,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实的就业和需要,读博后已经是个刚需。博后期间,以协和的特色临床肯定很强。但是,博后一篇两分SCI的要求,就算能够在协和出站,也不见得会被留在协和。何况如果协和留不下,那这两分的SCI要到北上广、江苏、浙江等大地方,也是相当不容易的。现实如此苟刻,抱怨无用,也无力撼天。最佳办法还是走徐银燕的路子,拿协和的MD,拿国外的PhD。时间长,很长。但是,因为跟美国医师培养接轨,从硬指标上应该是不容易被超越了。因为路线图如此,所以我对于协和读博期间,还只是像以前一样只有三到六个月的短期交流,我还是认为协和没有跟上政策的变化,对同学没有引导作用。所以对于短期出国,在不延毕的前提下,不要考虑六个月,甚至于我认为三个月已经够长了。因为这三个月期间,只能走马观花,玩一玩。临床只能观摩,实验室没有人欢迎你去实际上的参与,但是如果有心在国外读PhD,那这短期交流就有深层次的意义。藉着短期交流,和你心目中的医院熟悉,为自己前途铺垫,为拿到协和MD以后,经CSC公派到美国3~4年拿个PhD.从这个角度,我会鼓励出国短期交流。
从这个角度,你和同学们也能理解,我为什么鼓励你们在读书期间,一方面不能闭关学习,二方面保护身体,三方面更开放的交男女朋友。
先生好!
快过年了,提前祝先生春节快乐!没有雪的北京,每天在医院工作、生活,基本感受不到什么年味,有时去对面的龙潭公园夜跑看到装点的灯笼、搭起来的庙会展台才有些许体会。这两个月流感肆虐,朝阳妇幼保健科组织给医院职工打流感疫苗,科里报名的医生护士非常少,我问他们为什么不打,都说打完会立即出现流感症状,非常难受,我和舍友打了,却并没有觉得特殊不适。这几天流感更重了,很多人都病了,我心想着如果当初他们不人云亦云,或许就不用受这份罪。
10月份参加了很多场考试,转博顺利通过,也因为推免拿到的就是硕博连读,转博政策就更友好了。前几天王晶咨询协和的转博政策,我把今年的文件转给她。协和整体转博难度低于北医,并不用参加整体考试排名,只要自己的英语、专业课及临床思维面试达标即可,英语考六级很简单,临床思维面试稍难。过完年回来要准备一阶段考试了,我还准备报名5月份的PETS 5,下半年再考一次托福,语言成绩做做准备,第二篇文章也在上半年投出去。
先生,我打算博二申请出国交流,咨询了教育处,专业型博士出国超过半年都需要延期毕业,因为二阶段无法按时完成,但是我不想延期。协和医学院有自己的短期出国交流项目,3-6个月,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一般都是临床参观学习,不参与科研训练。您觉得呢?
今天早晨收到一个住院40天,经历了大手术、术后大出血、全身感染的病人发来的微信,她说已顺利回到老家准备过年,感谢我这么久的照顾,希望给她机会给我寄一些特产来。我谢绝了她的好意,但真心为她高兴。每一次在繁忙焦灼的日子里心无定所的时候,遇到这些温暖的反馈就觉得心安和值得了。也把这份温暖分享给先生。
问先生好呀!现在我正在回家的高铁上,今天早晨由于对于公交车和火车站站厅位置的把握失误多了一次拖着行李箱在车站飞奔的经历,开车前2分钟终于冲上了车,然后看到空荡荡的车厢里寥寥无几的人唯独自己的位置上有个大叔,再三确认车票我就问了一句。大叔说因为我的位置靠窗他想坐在我的位置上看风景,而我因为赶上了车所以心情非常好,所以我现在就坐在了靠过道的位置上。看!我就是这么好说话!
最近在实习儿科,血液儿科本来觉得是个很压抑的科室,但是看到很多小孩子都特别乐观,定期回来化疗的每一个都会来办公室先说一声“阿姨好!”我现在对“阿姨”这个称呼能够愉快的接受了,哈哈哈。。。印象深刻的是遇到一个3岁的小姑娘做胸穿之前还在安慰她流泪的妈妈,她说“一点都不疼,是不是因为我是你生的,所以你不舍得我了”还会给她妈妈擦泪,完全不符合她年纪的成熟真的是给我很大的触动。实习这么久,觉得儿科是最有故事最能收获感动的地方,由于面对的生命是崭新的,在他们还没有好好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遭遇的不幸不舍,有时想的太多在被他们感动之前先被自己感动了。祝他们不管什么病都能早日康复,有机会认识这个世界吧!
@青医14级纪晓宇 纪晓宇:
那个大叔也太过分了吧。大概也只有在中国才会有这种霸占位置,还感觉到理直气壮的,不喜欢这种中国特色。跑过58个国家的我,去了许多地方,往往没有五千年的文化,也没有经济上突飞猛进,但是,在公德心以及“文明”上就是比较讲究。四年前,我第一次到缅甸,我还对这个民族的文质彬彬,说话总是那么的客气感到不可思议呢。你心情好,所以变得很好讲话,会不会也是助长了这种霸占位置的风气呢?对有些公德心的事情,我是绝对不让步的。例如:在哪个地方我都不插队,我也不让别人插队。有人想插队,我会走到前面来指出,请他到后面排队。在高铁上,在飞机上,有人大声讲话,还不断的讲,我也会明确的提醒他,你这样影响别人了。
在儿科实习的故事,三岁小孩子能够这么面对病痛,还这么懂得安慰人,真让我不知所措。和你一样的希望她们都有机会认识这个世界。
@青医14级纪晓宇 晓宇,你好。血液科就是这样,有些压抑,可能需要自己调整情绪哦。我在血液科读研究生期间,进科、值班,看到了太多被疾病折磨的生命,总体的感觉就是,血液科接诊一个新病人,经历规律化疗,这个病人病情稳定,但最终基本都会复发,直至病人生命结束。有时候在想,他们可能会恨我们,他们坚持治疗,忍受治疗相关的各种不良反应,可是最终还是不能做回正常人。可是,医学有时候就是这么苍白无力,只能尽可能多一些人为关怀了。
回家过年了,祝愉快哦。
先生:
昨天葛娟学姐告诉我二院面试的名单上她看到了我的名字,若不是她提醒,这几日没关注网站的我可能会漏掉这次招聘面试。很开心,我们都收到了面试通知,在下周二,我是血液内科,她是呼吸内科,很棒,以后可以共事哦,能经常在一起。考试内容基本都是临床类的,近2年泡在实验室,一周值一次班,也是为了完成任务,临床操作技能方面落下不小,周末要猛补一下了。
先生,上周日晚上我回家了,为了周一一大早去县医院给我妈办理慢性病,周日晚上到家都6点了,天黑了,到县城后买了东西叫了出租回家。由于天黑,村里街道没有路灯,我竟让司机师傅停错了家门。起初我还以为车都开过了一家,赶紧让停一下,下车后急忙把东西从车上拿下来,没注意到外婆在前面一家,也就是舅舅家门口站着等我,天太黑,我没看见。从车上拿东西的时候,我说话了,外婆听到了我的声音,开始叫我,我才知道车停错家门了。后来外婆告诉我,天还没黑的时候她就站在大门口等我了,看着老远来了车,觉得应该是我,可是车停在了邻居家门口,她不敢出声,担心不是我。后来我说话了,她听到了,确定是我,才开始叫我。相比西安,家里真的很冷,我不知道她在门口到底等了我多久,拄着拐杖,一直朝村口看着。晚上躺下了,外婆问我今年是什么年,我说猪年,然后她说她86岁了,我说你算的不对,你是属猪的,今年84岁。在我们那里有个说法,人一辈子84岁是个坎。后来来西安了,我妈说外婆又问了她她今年多少岁了,还说我给她说她今年84岁,我妈说你不是84岁,已经85、86了。我妈还叮嘱我不要说84,我记住了。不管是真是假,我都不说了。后来我妈告诉我,外婆经常犯糊涂,不知道自己属相,不知道自己生日,甚至不知道自己多少岁,都忘了。但她记得我们,我也只记得今年她86了,哈哈。
@西交930 沈莹 沈莹:
非常开心看到你和葛娟都要面试了。希望两个人都能顺利的当临床大夫。
回家的故事,真像是电影上特别感人的那一幕,温暖。希望你外婆和你妈妈健康安好。
先生您好,最近流感挺重,先生外出一定注意保暖。
转眼离毕业已经一年半了,看到师弟师妹们逐渐成长,充满朝气,有的考上心仪的学校,有的毕业参加工作,也时常回想起自己在青岛的时光。
工作一年余,其中有波折,有辛酸,也有开心,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感觉变化最大的还是心态,与学生时期有很大不同了。尤其是与人沟通方面,不管是与患者,与同事或是与领导,做事会多思考各个方面的因素,尽量把事情做的圆满,不会像以前一样莽撞。
因为目前主要负责医院医联体的工作,对接养老机构与医院转诊住院,也看到了医院以外的人情冷暖吧,其实心里还是挺有感触——人生不易。这一年的时间虽然不如临床值班那样辛苦,但杂七杂八的事情也很多,相对来讲自己内心也有些焦虑,没有尽快的在临床学习技能。和领导也谈过,19年会回归病房工作。18年主要完成以下任务:研究生时期的文章接收了(汗颜,时间有些久),主要参与撰写的社科联课题已立项,文章还在修改中。现在任务比较重的是准备写科里的国自然项目,现在头绪还有点乱,自己也是第一次尝试,但是会努力,希望自己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对自己2019年的希望就是能够别生病,身边的亲人朋友都健康,也希望能够多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今年先制定个俩小目标:考下教师资格证和驾照(*/ω\*)。
@青医-09级-王路平 王路平:
以你的个性,多点专业以外的训练是好事,杂七杂八的事,或许正是可以用来锻炼你的心性。所以,这一年的时间不是浪费。
但是终究是要当临床大夫的,坚持转回临床是对的。
先生,工作以后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企业,尤其是中国民营企业,感觉真的非常不容易。最近在开一个行业会,协办的企业不仅要免费把会议办好,还得各种接待,举办各种活动,甚至总经理出面陪酒唱歌,服务好各位专家。车接车送,哪怕是相隔只有十来分钟的两拨专家,本可以安排同一辆车接送,但为了显示重视,还是分开配车。这一切全都由企业来承担。除了搞好技术,还得搞好各种关系,应该说大部分企业的营销投入可能都远远超过了研发投入。竞争太激烈,环境使然,有时也不得不这么做。如果自身技术过硬,或许会更“硬气”些吧。 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要表达什么,只是感慨在中国做企业真不容易。或许是同质化太严重,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导致目前这个状况的原因之一吧。回到个人,感觉也一样,当没有突出才能时,也就是“泯泯众人”之一,在前进或上升的道路上需要“关系”,需要“疏通”。在没有关系,没有背景的情况下,咋么办呢,除了“核心技能”、“一技之长”,貌似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这也是先生之前一直强调的核心竞争力。
@非医学08惠宝军 惠宝军: 经营企业和个人经营一样,如果你同质性高,你就必须多走关系,多做社交……如果你够硬,核心竞争力强,那人情世故还是要,但可以淡很多。
先生好啊,回到家了吗,很好奇台湾的年味重不重,希望未来有机会能感受各地的风俗。最近一个月又来到了新的科室轮转,前一段时间的胃镜刚刚可以上手,准备之后抽一段时间再去,别忘了好不容易到手的技能 。科研方面有了规划,也快筛选完了病人继续进行下一步了。这一阵济南的流感肆虐,病房里的流感也十分猖狂,尽管戴着口罩还是免不了被感染,所幸症状没殷文文师姐那么重(-_-#),快抗过来了,先生不用担心。先生也注意到人多的地方去别忘了带口罩。另外进入研究生阶段发现,医院里的大夫每月虽然拿着教学补贴,也不会再主动去讲什么东西了,教学也很随意,想学到东西还是要积极主动的问,最近主动了了一些,发现感受好多了,总不能让国家白花钱给医院补贴教学,自己啥也学不到,所以也更有动力从老师们存储知识中抠出点东西来,是不是有点功利了呢,哈哈。
@青医13级 左怀文 左怀文 :只要你想上进,你想学东西,你就会想尽各种办法。在医院,在实验室,在教室,在社会,在每天的环境里都一样。 台湾的年味,城市里要比非城市里淡,同时每个家不一样。我们家比较传统,所以年味就浓一点。我家里为了准备过节7天的食物,都会提前一个多月,把每天的菜单安排好。这是个小例子。
先生,好久不见,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过来了,其实还是因为没有什么成果可以让您高兴吧,这种情况下总觉得说点生活琐事也没啥太大的意义(这个想法好像不太对……)。来说说这段时间实习的感受吧。
实习生活说难也难,需要学习的东西确实很多很多,不止是要复习学完的课本,还要学习各种规范的操作,指南也要看,研究热点也要看,甚至还有医院里各种系统、流程要熟悉……当它们都挤过来的时候,其实是让人有些慌乱的。实习生活说"简单"也"简单",一不小心就放松下来,没人管没人问,混混也就过去了。感觉自己适应的也不是很好吧,什么都要学的时候感觉压力还是挺大的,虽然别人有压力我劝别人的时候很轻松,真到了自己也是觉得烦,啥也不想干。(写着写着突然发现,有的时候想想已经学会了什么可能心态会好点,试一试吧。)
但是也真的是有一些好的老师、师哥师姐特别愿意教我们东西,他们的热情和表率让人感动;临床实习也真的是可以见到很多以前没学过的东西,新鲜的东西总是让人好奇,让我这段实习生活没有白费吧。
总之,实习可能是不太顺利,但还是要找到让人兴奋的地方,努力加油!
@青医-14-秦斐 秦斐:
来博客聊天,为什么一定要有让我高兴的事?观念不正确吧!
实习还不是为了自己临床能力的提高?坚定点!自己找事做,同时看到一个疾病,就应该立刻去看看书,温故而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