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6日苏先生回复杨传策的留言 发表于 2018-11-16 | 分类于 寄语 | 11 | 阅读次数 1272 藉着今天西交930杨传策的留言。我回复了我的想法以及期待。 我认为值得把杨传策的留言和我的回复长期放在日志里。 一、杨传策的留言:“西交-09级-杨传策 ---对先生打群架的理解越来越深刻,我已经慢慢感受到这次回来,西交930在这方面与以往的不同,在骏哥,卫萌,姣姐,闫先侠师姐,义增,雷浩,淡伟超等许许多多930小伙伴,大伙伴的努力下,大家已经慢慢在科研上面发力,变得更加抱团。每次倾听先生的话,总是会给自己指点方向,同时也是能够警醒自己还做的不足,我们需要时刻努力。” 二、我的回复: “杨传策:西交十几年了,每一代都有不同的贡献,一代传一代。范义增这一代,有一些不错的改革,其中之一就是开始了科研的抱团。接着马骏和卫萌在原来的基础下,带着一帮兄弟姊妹进一步的突破和抱团。但是对于科研抱团这一块,也只是局部的而已。例如8年制的同学还是脱离的。我还等着李欣如把大家抱起来呢! 今年14级保研的同学虽然最后的结果是好的,但过程却多灾多难。这明确的说明了两个干货都没有:托福100+及SCI 3+。所以目前的抱团氛围还是非常的局部,没有全面铺开来。期待你和杨姣以及马骏、卫萌带着一帮兄弟姊妹好好总结现状的优和缺,定下政策,以便下学期能够有明显的改变。现在范义增、王沫出国了,刘旭也将留美。但是卫萌、杨姣,你回来了。还有更多的人要出去,更多的人要回来。有效的循环开始了。我等着这一刻也等了十几年了,希望你们能抱得更紧,玩得更全面。 藉着科研、托福、病例讨论以及各种的日常活动,大家互动密切,战友的情感更强大。抱团打架,让我们的抱团取暖更坚固,也为一辈子的守望相助,一辈子的背靠背,不只是乌托邦,而是可行的。 好好地参加西交930的核心,也为这个核心增加一份战斗力,也好好地帮助杨姣。让西安的以及散布到各地的930校友实实在在地归队,有目标,也有做法。” 本文作者: 苏先生 本文链接: https://www.yr930.cn/archives/2018nian-11yue-16ri-su-xian-sheng-hui-fu-yang-chuan-ce-de-liu-yan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版权归属于苏先生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明白先生的期望,我们会继续努力!
@西交09级杨传策 杨传策:好的。
我们作为比较低年级的在校生,也要积极地抱师兄师姐的大腿,向大家学习(☆ω☆)
@北医14级高雨菲 高雨菲:师兄师姐一定也挺乐意让你抱她们的大腿。
我们作为年级比较低的在校生,也要积极地抱师兄师姐的大腿(☆ω☆)
最近在和刘涛瑞师兄一起统计病例资料,他比我更有经验,在我有一些犯错的地方及时得到了纠正,同时我也充分利用我的课余时间统计了资料,可以说是双全了~|´・ω・)ノ
@北医-2014级-刘显平 刘显平:喜欢你和刘涛瑞玩在一起,这也是我一直提倡的老中青玩在一起。现在背靠背,以后工作了更要背靠背。大学的8年是用来为未来40年工作背靠背打基础的。
现在真的越来越觉得抱团是多么重要,独自去完成一件事真的很难
(╯‵□′)╯︵┴─┴
@北医14级郭颖 郭颖:
好久不见,为什么今天有这个感叹呢?
@苏先生 最近帮老师整理病历资料 但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收获 ̄﹃ ̄
感觉只靠自己太难了(´இ皿இ`)
@北医14级郭颖 郭颖:
那可不行,伤不起。你们8年制毕业是需要SCI的,赶快找康冠楠一起商量。